當前,我國私人購買車無疑問進入一個高增長期。但相對來說,人們對汽車知識卻了解的較少。在一浪接一浪的降價潮中,購車者有可能迷失在價格的叢林中,而很少考慮其他方面的問題。購車畢竟是一項高消費,在選購買過程中如果缺乏理性分析,可能會導致購買后的后悔和遺憾。
一、只認品牌不講車型
買東西認牌子是很正常的事,因為品牌代表著質量和地位。但是,一個品牌的系列車,市場上可能同時存在著新舊款式和排量不同的車型,購車者要仔細區分。購買舊款車雖然比較便宜,但會失去了對汽車新技術的擁有。從實用的角度講,用較低的價格買到自己中意的品牌,也是一種選擇。在排量方面,大排量的車豪華、舒適,但隨著將來國家征繳燃油稅,這種車型在使用的經濟性方面值得權衡,除非購車者有特別需要或具備了較強的經濟實力。
二、只認外形不講性能
和認牌子一樣,買東西時挑一件外形美觀的產品也是很正常的。但是,作為要在高速運動中使用的產品,汽車的性能顯然更為重要,因為它關系到駕車者的生命安全。當然,市場上銷售的汽車其安全性能會受到國家有關部門的控制,但是各品牌車型提供的安全配置和安全系數還是有所不同的。例如,在近期推出的新車型中,大多把ABS防抱死制動系統和安全氣囊作為標準配置,但是消費者應該更注意車輛的操控性能,即俗話說的好不好開的問題。另外,汽車的質量問題不容忽視。外形好看的車,如果沒開多久就要去維修,那也是夠麻煩的。
|